儿童羽绒服怎么买?这5大细节你怎么能不知道。
一、看标签。
很多妈妈在挑选羽绒服的时候,似乎更注重款式和颜色,而忽视了最应该关注的标签。正规厂家的标签上都会注明“安全类别”一项,0~3岁的宝宝一定要选安全类别为A类的衣物;3岁以上贴身衣物是B类标准;非贴身衣物及其他纺织用品,至少要符合C类标准。标签上的含绒量也是选购的重要参考指标,因为含绒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羽绒服的保暖度。含绒量实际上指的是羽绒服内填充的绒占比,但也不是越高越好,妈妈们应根据户外温度、宝宝的活动量和穿着需求而确定,一般在80%左右即可满足需求 。
二、蓬松度。
用手按压蓬松的羽绒服,随即松开,回弹速度越快证明蓬松度越高,保暖性也越好。如果不能恢复原样或恢复速度较慢,说明绒质较差,含绒量较低。
三、摸材质。
用手仔细摸、捏羽绒服,查看羽绒服的手感。有些羽绒服含有细小的毛梗(但不是粗梗)是很正常的,反而如果一点毛梗都摸不到,则需要谨慎购买,因为可能是聚酯纤维、羽毛打碎后填充的,不仅保暖性差还有卫生隐患。
四、搓质感。
用手轻拍羽绒服,检查是否有绒溢出。如果有大量羽绒溢出来,则说明该羽绒服面料较差,容易钻绒。但最好也不要买不钻绒且防水的羽绒服,这种布料透气性往往较差,清洗后水分无法快速散去容易滋生细菌。当然,由于羽绒具有柔滑的特性,有少量羽绒从线缝中溢出是正常的。
五、闻味道。
一般来说,质量合格的羽绒服是不会有异味的。不管是鸭绒还是鹅绒,填充之前都是经过清洗消毒的,因此不会有异味。如果新买的羽绒服有异味,可能是这两个原因:一是羽绒没有进行高温杀毒灭菌处理;二是在填充之前未进行暴晒,导致羽绒里有水分残留,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,产生了异味。因此,有异味的羽绒服最好不要买。